DB37/T 4462-2021 硒含量标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DB37/T 4462-2021 硒含量指标体系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重要步伐,该体系将规范硒含量检测,提升产品品质,推动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健康饮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食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作为农产品生产的大国,近年来,农业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硒含量的测定作为衡量食品品质的关键指标,却长期缺乏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国正式发布了DB37/T 4462-2021《硒含量指标体》标准,旨在规范硒含量检测方法,提升食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DB37/T 4462-2021《硒含量指标体》概述
DB37/T 4462-2021《硒含量指标体》是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硒含量的检测方法、指标范围、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适用于我国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检验等各个环节。
DB37/T 4462-2021《硒含量指标体》的主要内容
检测方法
DB37/T 4462-2021规定了硒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满足硒含量检测的需求。
指标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硒含量的指标范围为0.01~5.0 mg/kg,根据硒含量不同,将分为低硒、中硒、高硒三个等级。
检验规则
DB37/T 4462-2021规定了硒含量的检验规则,包括抽样、检验程序、判定原则等,在检验过程中,需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装、运输和储存
该标准对硒含量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食品品质和硒含量的稳定性。
DB37/T 4462-2021《硒含量指标体》的意义
提高品质
DB37/T 4462-2021的实施,有助于规范硒含量检测,提高食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保障消费者健康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该标准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摄入足量的硒元素,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推动产业发展
DB37/T 4462-2021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国在市场的竞争力。
促进科技创新
该标准为硒含量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相关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促进科技创新。
DB37/T 4462-2021《硒含量指标体》的实施,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标准宣传、培训和推广,确保该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为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也期待更多科研成果和标准的诞生,为我国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