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23-2021标准解析,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探索
《DB36/T 1523-2021标准解读》深入剖析了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发展,阐述了该规程在传统工艺上的突破与应用,为提升绿茶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绿茶作为我国茶叶的代表性品种之一,其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在湖南省,狗牯脑绿茶作为特色绿茶,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狗牯脑绿茶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36/T 1523-2021《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在狗牯脑绿茶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DB36/T 1523-2021《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狗牯脑绿茶加工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狗牯脑绿茶的加工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狗牯脑绿茶的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内容。
原料要求
- 原料品种:规程要求选用优质的狗牯脑茶树品种,如狗牯脑群体种、狗牯脑无性系等。
- 原料质量:原料应新鲜、无病虫害、无杂质,含水率控制在15%以下。
加工工艺
- 炼山:在加工前对茶树进行炼山,清除杂草、病虫害,提高茶叶品质。
- 采摘:选择晴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时间宜在上午9点至下午3点。
- 摘青:将采摘的鲜叶摊放在通风、阴凉处,厚度以5-10厘米为宜,摊放时间约为6-8小时。
- 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20℃,时间约为1-2分钟。
- 揉捻:采用手工揉捻或机械揉捻,揉捻时间约为20-30分钟。
- 烘干:采用低温慢烘,温度控制在60-80℃,时间约为2-3小时。
- 复火: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复火,温度控制在80-100℃,时间约为1-2小时。
- 精选:对复火后的茶叶进行精选,去除杂质、碎片等。
质量要求
- 外观:狗牯脑绿茶色泽翠绿,匀长挺直,芽头显露。
- 汤色:汤色清澈明亮,呈黄绿色。
- 香气:香气鲜爽,具有独特的狗牯脑茶香。
-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具有独特的狗牯脑茶味。
- 叶底:叶底嫩绿,匀整。
检验方法
规程规定了狗牯脑绿茶的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
应用与发展
DB36/T 1523-2021《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狗牯脑绿茶的加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中,茶农和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加工,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采用新型杀青设备、揉捻设备等,提高加工效率;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茶叶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开发新型包装材料,延长茶叶保质期等。
DB36/T 1523-2021《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狗牯脑绿茶的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狗牯脑绿茶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茶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