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DB36/T 1569-2021解读与应用

《DB36/T 1569-2021 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湿地松粉蚧防治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规程详细介绍了粉蚧的识别、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旨在有效控制粉蚧危害,保障湿地松生长。

湿地松粉蚧,作为一种常见的林业病虫害,对湿地松的生长及木材品质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特地制定了《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DB36/T 1569-2021),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DB36/T 1569-2021解读与应用,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DB36/T 1569-2021解读与应用,2021,技术规程,第1张

《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概述

《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DB36/T 1569-2021)是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的权威性文件,其核心目标在于规范湿地松粉蚧的防治工作,提升防治成效,保障湿地松资源的健康,该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内容:

  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有效减少湿地松粉蚧的发生与危害。

  2. 防治对象:包括湿地松粉蚧的成虫、若虫和卵等各个生长阶段。

  3. 防治时期:依据湿地松粉蚧的生长习性,选择最佳防治时机,如若虫盛发期、卵孵化期等。

  4. 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借助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湿地松粉蚧的种群数量。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施药,控制湿地松粉蚧的繁殖与扩散。
    • 物理防治:通过人工摘除、修剪等手段,清除病枝、病叶,减少湿地松粉蚧的栖息地。
  5. 防治效果评价:依据防治前后的调查数据,对防治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循防治原则:严格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
  2. 选择适宜时期:准确把握防治时机,确保在湿地松粉蚧的关键发育阶段实施防治。
  3. 合理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用药,避免对湿地松生长和木材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4. 加强监测:密切关注湿地松粉蚧的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防止其扩散。
  5. 提升防治技能: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林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防治能力。
  6. 规范农药使用: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防止农药滥用和环境污染。

通过严格遵守《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我们能够有效提高防治效果,保护湿地松资源,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2021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