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标准GB/T 41187-2021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GB/T 41187-2021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标准》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规范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标准涵盖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方面,提供农业物联网系统构建、运行和维护的指导,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应用该标准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好地规范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提升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整体质量,我国在2021年正式发布了GB/T 41187-2021《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并探讨其在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中的实际应用。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标准GB/T 41187-2021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标准GB/T 41187-2021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2021,标准解读,农业现代化,第1张

GB/T 41187-2021标准解读

标准背景

GB/T 41187-2021标准是在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标准,并充分考虑我国农业实际需求制定的,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提升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GB/T 41187-2021标准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概述:阐述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关键技术。
  2.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需求分析:分析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的用户需求,涵盖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等环节。
  3.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架构:描述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的整体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4.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功能:定义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的主要功能,如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
  5.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质量要求:规定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的质量要求,包括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6. 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实施指南:提供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的实施指南,包括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

GB/T 41187-2021标准在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中的实践

数据采集与传输

GB/T 41187-2021标准强调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应具备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实时采集农业环境数据。
  2. 利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网络层。
  3. 通过数据压缩、加密等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与存储

标准要求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具备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具体措施包括:

  1.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 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如云存储、边缘计算等,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3. 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分析与应用

标准强调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应具备数据分析与应用功能,具体措施包括:

  1. 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2. 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实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应用。
  3.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GB/T 41187-2021《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标准的发布,为我国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该标准,提升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