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解析及实战应用探讨

《DB42/T 1813-2022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一文,详细解读了生物防治技术在茶树病虫害控制中的应用规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有效降低茶树病虫害发生率,提高茶叶品质和生态安全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持续繁荣,茶树病虫害问题逐渐显现,这不仅对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产生了影响,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为有效遏制茶树病虫害,提升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出台了《DB42/T 1813-2022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本文将对此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方法。

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解析及实战应用探讨,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解析及实战应用探讨,技术规范,第1张

《DB42/T 1813-2022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针对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规范,《DB42/T 1813-2022》旨在引导茶叶生产者科学、合理地运用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升茶叶品质,该规范涵盖了以下关键内容:

  1. 茶树主要病虫害名录:明确了茶树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对象,包括茶树炭疽病、茶树病、茶树螨类等。
  2. 生物防治技术原则:强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
  3. 生物防治技术措施:详细介绍了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具体技术,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
  4.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规范了生物防治产品的选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的应用实践

农业防治

  1. 合理轮作:通过茶树与其他作物的轮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
  2.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
  3. 修剪管理:及时修剪病弱枝,清除茶园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1. 天敌昆虫:引入或释放茶树害虫的天敌昆虫,如茶小绿叶蝉的天敌——茶小绿叶蝉捕食螨。
  2. 微生物:利用生物农药,如白僵菌、绿僵菌等,防治茶树病虫害。
  3. 植物提取物:利用植物提取物,如苦参碱等,防治茶树病虫害。

物理防治

  1. 遮网:在高温、高湿季节,使用遮网降低茶园温度和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
  2. 灯光诱杀:利用害虫对特定波长的趋光性,设置灯光诱杀设备。

化学防治

  1. 合理选用农药:在生物防治效果不佳时,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2. 安全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DB42/T 1813-2022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为茶叶生产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茶叶生产者应根据茶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实现茶树病虫害的有效控制,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推动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茶叶生产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生物防治技术,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关键词: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