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晋)90-2024 冷链温度记录仪校准规范,提升冷链物流温度监控可靠性
《JJF(晋)90-2024 冷链温度记录仪校准规范》发布,旨在提升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障食品安全和药品质量,规范详细规定了校准方法、程序及要求,为冷链行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冷链温度记录仪作为确保食品、药品等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稳定的核心设备,其校准工作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为规范冷链温度记录仪的校准流程,提升冷链物流的标准化水平,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冷链温度记录仪校准规范》(JJF(晋)90-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冷链温度记录仪校准规范》(JJF(晋)90-2024)旨在明确冷链温度记录仪校准的具体方法、流程、要求及检验规则,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参与冷链物流的各类温度记录仪,包括手持式、便携式和固定式等。
校准项目与方法
校准项目
规范中明确提出了冷链温度记录仪的校准项目,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温度显示准确性:温度记录仪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的显示值与实际温度值之间的偏差。
- 温度记录准确性:温度记录仪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的记录值与实际温度值之间的偏差。
- 电池寿命:温度记录仪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电池续航能力。
- 记录容量:温度记录仪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数据存储能力。
- 抗干扰性能:温度记录仪在电磁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校准方法
规范中规定了以下几种校准方法:
- 标准温度源法:利用标准温度源对温度记录仪进行校准,通过比较标准温度源与温度记录仪的显示值,计算偏差。
- 比对法:使用已知准确性的温度记录仪与待校准的温度记录仪进行比对,通过比较两者的显示值,计算偏差。
- 温度曲线法:通过绘制温度记录仪在不同温度下的显示曲线,分析曲线的稳定性,判断温度记录仪的准确性。
校准程序与要求
校准程序
- 准备:检查温度记录仪的外观、功能、电池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 校准:按照规范中规定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数据。
- 判定:根据校准数据,判断温度记录仪是否符合要求。
- 出具校准证书:对符合要求的温度记录仪出具校准证书。
校准要求
- 校准环境:校准应在温度、湿度、电磁等符合规范要求的条件下进行。
- 校准人员: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 校准设备:校准设备应满足规范要求,且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检验规则
规范中规定了冷链温度记录仪的检验规则,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抽样检验:对同一批次的温度记录仪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销售。
- 出厂检验:对出厂的温度记录仪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 定期检验:对在用温度记录仪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冷链温度记录仪校准规范》(JJF(晋)90-2024)的发布,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规范校准工作,提高冷链温度记录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确保食品、药品等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保障消费者健康,各冷链物流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校准工作,提升冷链物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