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55-2021 铁皮石斛崖壁栽培规程解读及实践应用研究
本文解读了DB36/T 1555-2021铁皮石斛崖壁栽培技术规程,并探讨了其应用实践,规程详细阐述了铁皮石斛的栽培环境、种植材料、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铁皮石斛种植者提供了科学指导,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规程在提高铁皮石斛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随着社会对养生保健认知的不断提升,铁皮石斛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铁皮石斛以其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明目强身等多重功效,在医药、保健品及食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于2021年正式发布的DB36/T 1555-2021《铁皮石斛崖壁栽培技术规程》,为铁皮石斛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栽培中的具体应用。
DB36/T 1555-2021《铁皮石斛崖壁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铁皮石斛崖壁栽培的技术规程,DB36/T 1555-2021于2021年正式公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铁皮石斛崖壁栽培的选址、土壤、种苗、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旨在提升铁皮石斛的栽培产量与品质,推动铁皮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解读
选址
铁皮石斛崖壁栽培的选址应考虑海拔在500-1200米,年均气温介于15-25℃,相对湿度保持在60%-85%,无霜期长且光照充足的山区或岩壁,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铁皮石斛的健康生长。
土壤
铁皮石斛崖壁栽培的土壤需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pH值应在5.5-6.5之间,以腐殖质丰富、有机质含量高的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佳。
种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繁殖方法包括分株、扦插和组培等。
栽培方法
- 崖壁整地: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特性,整成适当斜度或梯田,便于管理和采摘。
- 种植:在崖壁或梯田上栽植,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0-50株。
- 浇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生长期间每月施用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
- 修剪:及时修剪枯萎、病弱枝条,确保植株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包括病害、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
采收加工
铁皮石斛采收多在秋季,采收后应立即加工,加工方式包括晒干、烘干和蒸煮等。
规程在实际栽培中的应用
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DB36/T 1555-2021规程为铁皮石斛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栽培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量和品质
遵循规程要求,合理选择选址、土壤、种苗等,将有助于提升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铁皮石斛产业,推动其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DB36/T 1555-2021《铁皮石斛崖壁栽培技术规程》为铁皮石斛栽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执行规程要求,不断提升栽培技术水平,为铁皮石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