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49-2021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新标准解析及实施要点
DB36/T 1549-2021标准对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进行规范,强调原料选择、加工流程、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新标准实施要点包括:严格原料质量控制,规范加工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绞股蓝茶品质。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不断传承与繁荣,绞股蓝茶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饮品,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规范绞股蓝茶的生产与加工,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正式发布了DB36/T 1549-2021《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规程,探讨其核心内容与实施的关键要点。
DB36/T 1549-2021规程概述
DB36/T 1549-2021《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绞股蓝茶加工的技术规程,该规程的出台,旨在对绞股蓝茶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规范,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规程由湖南省市场管理局发布,并于2021年正式实施。
定义与术语
规程首先对绞股蓝茶及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如绞股蓝、绞股蓝茶、绞股蓝茶原料等,为后续内容提供了基础。
原料要求
规程对绞股蓝茶原料的产地、品种、质量、储存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定绞股蓝原料应选用优质、无病虫害、无污染的品种,且产地需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工工艺
规程详细规定了绞股蓝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包装等环节,杀青和揉捻是绞股蓝茶加工的关键工序,规程对其温度、时间、力度等参数进行了具体规定。
质量要求
规程对绞股蓝茶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外观、香气、滋味、水分、重金属含量等,要求绞股蓝茶外观整洁,香气纯正,滋味鲜爽,水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包装与标识
规程对绞股蓝茶的包装和标识提出了要求,要求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标识应清晰、准确,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
检验与不合格品处理
规程规定了绞股蓝茶的检验方法和不合格品处理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
实施要点
提高企业质量意识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DB36/T 1549-2021规程的重要性,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程要求。
严格原料把控
企业应选用优质、无病虫害、无污染的绞股蓝原料,确保原料质量。
优化加工工艺
企业应根据规程要求,优化杀青、揉捻等关键工序的参数,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质量检验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程要求。
严格执行包装与标识规定
企业应按照规程要求,对绞股蓝茶进行规范包装和标识,确保消费者权益。
DB36/T 1549-2021《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绞股蓝茶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企业应积极落实规程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绞股蓝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应关注规程内容,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保障自身健康。
(注:本文共计1872字,包含标题、正文及总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