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视角下GB/T 20886-2007标准解析,酵母应用与规范指南
GB/T 20886-2007标准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详细解读了食品加工用酵母的应用与规范,该标准旨在确保食品酵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食品生产者提供指导,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食品加工用酵母作为关键微生物发酵剂,在面包、啤酒、酱油、醋等多种食品的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GB/T 20886-2007《食品加工用酵母》标准的颁布,旨在规范食品加工用酵母的生产、使用和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本文将基于食品安全视角,对GB/T 20886-2007标准进行深入解读。
标准背景
GB/T 20886-2007《食品加工用酵母》标准于2007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加工用酵母的生产、检验和管理要求,适用于食品加工用酵母的生产、检验和管理全过程。
标准主要内容
要求
GB/T 20886-2007标准对食品加工用酵母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微生物指标:食品加工用酵母应无致病菌、有害菌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
- 营养成分:食品加工用酵母应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 理化指标:食品加工用酵母的理化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 包装要求:食品加工用酵母的包装应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污染。
试验方法
GB/T 20886-2007标准规定了食品加工用酵母的微生物指标、营养成分、理化指标等试验方法,包括:
- 微生物指标:通过平板计数法、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检测食品加工用酵母中的微生物。
- 营养成分: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检测食品加工用酵母中的营养成分。
- 理化指标:通过pH值测定、水分测定、灰分测定等方法检测食品加工用酵母的理化指标。
检验规则
GB/T 20886-2007标准规定了食品加工用酵母的检验规则,包括:
- 抽样:从同一批食品加工用酵母中随机抽取样品。
- 检验: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
- 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食品加工用酵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T 20886-2007标准对食品加工用酵母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提出了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应用与规范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应用
食品加工用酵母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广泛,如面包、啤酒、酱油、醋等,GB/T 20886-2007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食品加工用酵母的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 提高食品品质:食品加工用酵母的优良品质可以促进食品发酵,提高食品口感和营养价值。
- 降低食品污染风险:GB/T 20886-2007标准对食品加工用酵母的微生物指标提出了严格要求,降低了食品污染风险。
- 促进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加工用酵母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规范
GB/T 20886-2007标准的实施,对食品加工用酵母的生产、使用和管理提出了规范要求,以确保食品安全。
- 加强生产过程管理:食品加工用酵母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 加强检验检测:食品加工用酵母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加工用酵母生产、使用和管理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GB/T 20886-2007《食品加工用酵母》标准的实施,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加工用酵母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生产、检验和监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加工用酵母产品,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食品加工用酵母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