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22-2021标准解读,狗牯脑茶种植技术规程深度剖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DB36/T 1522-2021标准,详细阐述了狗牯脑茶种植技术规程,包括种植环境、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狗牯脑茶的品质和产量。
狗牯脑茶,湖南省益市的瑰宝,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卓越的品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狗牯脑茶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了规范种植技术,提升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正式发布了DB36/T 1522-2021标准——《狗牯脑茶种植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狗牯脑茶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6/T 1522-2021标准由湖南省益市质量技术局提出,并经湖南省质量技术局批准发布,该标准对狗牯脑茶的种植区域、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狗牯脑茶的品质与产量。
种植区域
根据DB36/T 1522-2021标准,狗牯脑茶的种植区域应选择海拔300-800米,土壤为黄壤、红壤、紫色土等酸性土壤,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区域还应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
品种选择
狗牯脑茶品种繁多,根据DB36/T 1522-2021标准,种植者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常见的狗牯脑茶品种有毛尖、毛峰、毛螺、毛尖毛螺等。
栽培技术
- 育苗: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育苗,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繁殖材料。
- 栽植: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栽植密度为每亩2000-3000株,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土面为宜。
-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合理施肥,每年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氮、磷、钾比例为1:0.5:1。
- 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修剪:根据树势和采摘需求,适时进行修剪,保持树形美观,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清除杂草,保持茶园卫生,减少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度使用,降低农药残留。
采摘加工
- 采摘:根据茶叶品质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摘,一般采摘时间为春季、夏季和秋季。
- 加工:采用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进行加工,确保茶叶品质。
DB36/T 1522-2021标准为狗牯脑茶种植者提供了全面的种植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狗牯脑茶的品质与产量,种植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种植,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狗牯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