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解析与应用探讨,DB36/T 1502-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

《DB36/T 1502-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分析》一文,详细解读了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分析了规程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为我国玉米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玉米草地贪夜蛾(Ostrinia nubilalis)作为一种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其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提升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治效果,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502-2021《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解析与应用探讨,DB36/T 1502-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讨,DB36/T 1502-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2021,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第1张

DB36/T 1502-2021《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调查技术规范,旨在规范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调查流程,提升监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规程解读

调查时间

规程指出,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调查应集中在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如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吐丝期,具体调查时间可依据当地气候特征和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适当调整。

调查方法

规程明确了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调查方法,具体包括:

  1. 目测调查:通过观察玉米植株的叶片、茎秆和果穗等部位,评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
  2. 网捕调查:使用专为草地贪夜蛾设计的网捕器,在田边或田角等处进行网捕,统计捕获的草地贪夜蛾数量。
  3. 诱捕调查:利用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在玉米田内设置诱捕点,定期收集诱捕到的草地贪夜蛾。

调查指标

规程规定了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调查指标,包括:

  1. 卵量:调查玉米植株上的卵块数量。
  2. 幼虫量:调查玉米植株上的幼虫数量。
  3. 蛹量:调查玉米植株上的蛹数量。
  4. 成虫量:调查玉米田内的成虫数量。

调查频率

规程要求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每7天进行一次田间调查,对于发生严重的玉米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调查频率。

规程应用分析

提高监测准确性

DB36/T 1502-2021规程的制定,使得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调查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防治策略

通过田间调查,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促进科学用药

规程中明确了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药剂和施用方法,有助于规范防治工作,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防治效率

规范化的田间调查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草地贪夜蛾的虫害问题,从而提高防治效率。

DB36/T 1502-2021《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程,不断提升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