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解析与推广
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主要介绍了赣中地区春季花生种植的关键技术,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通过科学种植,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为赣中地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花生,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油料作物之一,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我国赣中地区针对鲜食花生春季栽培,制定了DB36/T 1547-2021《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为当地鲜食花生的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36/T 1547-2021规程概述
DB36/T 1547-2021规程是我国赣中地区专门针对鲜食花生春季栽培制定的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赣中地区鲜食花生春季栽培的适宜品种、播种期、播种量、田间管理等技术要求,旨在提升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适宜品种与播种期
适宜品种
赣中地区鲜食花生春季栽培应选择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如赣花10号、赣花11号等。
播种期
春季花生播种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具体时间可依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
播种量与播种方式
播种量
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每亩播种量一般为8-10公斤。
播种方式
采用穴播或条播,行距30-40厘米,穴距20-25厘米。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花生播种前,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播种后,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花生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中耕除草
花生生长期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理结合,常见病虫害有叶斑病、锈病、蚜虫等,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收获
花生果实成熟后,及时收获,一般花生果实呈淡黄色,手握有弹性,即可收获。
DB36/T 1547-2021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花生产量
遵循DB36/T 1547-2021规程,科学管理花生生产,可有效提高花生产量。
提高花生品质
规程中提到的适宜品种、播种期、播种量等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花生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规程中提到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有助于降低花生生产成本。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遵循DB36/T 1547-2021规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36/T 1547-2021《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赣中地区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遵循规程要求,科学管理花生生产,以提高产量、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