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DB21/T 3574-2022,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开启绿色养殖新时代

《DB21/T 3574-2022 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推动绿色养殖发展,引领新型饲料生产技术,为反刍家畜提供更优质饲料,助力环保养殖。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反刍家畜的饲料生产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为了提升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并确保动物的健康,我国正式颁布了《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DB21/T 3574-2022),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技术规范,涵盖其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的重要意义。

DB21/T 3574-2022,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开启绿色养殖新时代,DB21/T 3574-2022,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开启绿色养殖新时代,技术规范,绿色环保,第1张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反刍家畜的养殖规模持续扩大,饲料需求量也随之逐年攀升,传统的饲料生产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饲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科研人员积极探索新型饲料生产技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凭借其绿色、环保、高效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规范制定目的

《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流程,提升饲料质量,推动绿色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加工、使用及管理。

技术要求

  1. 原料选择:选用优质的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确保原料的质量。
  2. 菌种选择:挑选发酵性能优良、对反刍家畜有益的菌种,如酵母菌、乳酸菌等。
  3. 酶制剂选择:选用适合反刍家畜的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等,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 发酵工艺:采用适宜的发酵工艺,如固态发酵、液态发酵等,确保发酵效果。
  5. 产品质量:发酵饲料应具备稳定的发酵效果,营养丰富,且无有害物质。

生产过程

  1. 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粉碎、混合等预处理,以提高发酵效果。
  2. 菌种培养:培养适宜的菌种,确保发酵过程中菌种数量充足。
  3. 发酵:将预处理后的原料与菌种、酶制剂混合,进行发酵。
  4. 后处理:对发酵后的饲料进行干燥、粉碎等后处理,提升饲料质量。

质量控制

  1. 原料质量检测:对原料的营养成分、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
  2. 发酵过程监控: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pH值等指标进行监控。
  3. 产品质量检测:对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指标进行检测。

实施意义

  1. 提高饲料利用率: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能够提升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2. 降低养殖成本:通过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消耗,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3. 保障动物健康:发酵饲料中的有益菌和酶制剂可以促进动物消化吸收,增强动物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4. 绿色环保:发酵饲料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养殖的要求。

《反刍家畜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养殖、提升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规范将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