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猪瘟消毒技术规范DB33/T 2480-2022,生猪健康与生物安全防线

《DB33/T 2480-2022 猪瘟消毒技术规范》发布,旨在通过科学消毒技术,保障生猪健康,强化生物安全,构建坚实防线,助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迅猛发展,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这一高度传染性疾病对养殖业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有效防控猪瘟,确保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在2022年颁布了《DB33/T 2480-2022 猪瘟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探讨《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在猪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猪瘟消毒技术规范DB33/T 2480-2022,生猪健康与生物安全防线,猪瘟消毒技术规范DB33/T 2480-2022,生猪健康与生物安全防线,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自2018年猪瘟传入我国,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猪瘟防控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的发布,旨在指导各地加强猪瘟消毒工作,提升消毒效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猪瘟防控工作中,涉及生猪养殖场、屠宰场、运输车辆、处理设施等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

消毒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在猪瘟防控工作中,消毒是预防疫情传播的关键手段,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将消毒工作贯穿于养殖、屠宰、运输等各个环节。
  2. 科学合理,安全高效: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消毒效果,降低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3. 严格操作,规范流程:消毒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剂选择

《规范》推荐以下消毒剂:

  1. 过氧乙酸:适用于环境、设施、运输车辆等消毒。
  2. 碘制剂:适用于环境、污水等消毒。
  3. 漂白粉:适用于环境、设施、运输车辆等消毒。

消毒方法

  1. 环境消毒:采用喷雾、浸泡、喷洒等方法,对养殖场、屠宰场、运输车辆等场所进行消毒。
  2. 设施消毒:采用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对养殖场、屠宰场、运输车辆等设施进行消毒。
  3. 物品消毒:采用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对运输车辆、处理设施等物品进行消毒。

消毒效果评价

消毒效果评价应采用检测、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规范》的要求。

《规范》的实施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各地应加大《规范》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屠宰场、运输车辆等从业人员的消毒意识。
  2. 落实责任:各级政府、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对猪瘟消毒工作的监督,确保消毒措施落实到位。
  3. 严格执法: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DB33/T 2480-2022 猪瘟消毒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猪瘟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加强消毒工作,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为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