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羊肚菌设施栽培新标准,DB34/T 4113-2022 推动产业升级

《DB34/T 411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推动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效化发展,开启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蓬勃发展,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的食用菌,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羊肚菌的设施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推动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34/T 4113-2022《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该规程,深入探讨羊肚菌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

羊肚菌设施栽培新标准,DB34/T 4113-2022 推动产业升级,羊肚菌设施栽培新标准,DB34/T 4113-2022 推动产业升级,技术规程,市场潜力,农业现代化,第1张

DB34/T 4113-2022《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羊肚菌设施栽培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对羊肚菌设施栽培的场地选择、菌种选择、栽培设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旨在为羊肚菌生产者提供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

场地选择

  1. 地理位置选择:羊肚菌设施栽培应选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光照适宜的地区。
  2. 土壤条件: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pH值宜在5.5-6.5之间。
  3. 气候条件:羊肚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20℃,相对湿度为60%-80%。

菌种选择

  1. 菌种来源:应选择品质优良、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羊肚菌菌种。
  2. 菌种鉴定:购买菌种时,要求提供菌种鉴定证书,确保菌种的真实性。

栽培设施

  1. 栽培棚:羊肚菌设施栽培可采用日光温室、大棚等栽培设施。
  2. 栽培床:栽培床应采用透气、排水良好的材料,如竹片、木屑等。
  3. 温湿度控制设备:根据羊肚菌生长需求,配备温湿度控制器,实现自动调节。

栽培管理

  1. 栽培季节:羊肚菌设施栽培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2. 栽培方法:采用菌种接种、覆土、保湿、通风等常规栽培方法。
  3. 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预防病害发生。
  2. 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控制虫害。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羊肚菌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影响品质。
  2. 加工:羊肚菌采收后,可进行烘干、盐渍、速冻等加工处理。

DB34/T 4113-2022《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羊肚菌产业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栽培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羊肚菌生产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动羊肚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化对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为我国羊肚菌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