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754210325

2022版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际应用探讨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一文详细解读了该规程,提供了油茶饼病防治的技术方法,规程涵盖了病害识别、防治措施、管理规范等,旨在通过科学防治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油茶产业的迅猛发展,油茶饼病作为油茶树的一种关键病害,对油茶产量与品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遏制油茶饼病的蔓延,确保油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DB34/T 4109-2022《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方法。

2022版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际应用探讨,2022版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际应用探讨,技术规程,第1张

DB34/T 4109-2022《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概述

DB34/T 4109-2022《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油茶饼病防治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2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阐述了油茶饼病的病原、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原则,为科学防治油茶饼病提供了有力依据。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解读

病原及症状

油茶饼病的病原为油茶饼病真菌,主要侵袭油茶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初期,病叶呈现淡绿色,随后逐渐变为黄色,严重时叶片会干枯脱落;病枝呈现灰褐色,病果表面会出现黑色病斑,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发生规律

油茶饼病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生,尤其在春末夏初和秋季,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病叶、病枝和病果上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时,病菌开始侵染,引发病害。

防治原则

  1.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来源。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病原菌数量。
  3.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施用,确保防治效果。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

  1. 合理密植: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2. 保持通风透光:合理修剪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3.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来源。

生物防治

  1. 利用天敌昆虫:引入或释放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蜂等,降低病原菌数量。
  2. 微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如链霉菌、芽孢杆菌等,抑制病原菌生长。

化学防治

  1.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2. 合理施用农药:根据病害发生规律,适时施药,确保防治效果。
  3. 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DB34/T 4109-2022《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油茶饼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结合栽培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共同防治油茶饼病,保障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术规程